北京时间2023年10月,游泳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、奥运23金得主迈克尔·菲尔普斯(Michael Phelps)罕见地接受了美国《体育画报》的深度专访,这是他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退役后,首次以如此详尽的篇幅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、心理健康斗争以及对游泳运动的未来展望,这位38岁的传奇人物在采访中坦承:“我曾以为金牌能填补内心的空洞,但最终发现,真正的胜利是学会与自己和解。”
奥运传奇:从“巴尔的摩子弹”到历史第一人
菲尔普斯的职业生涯堪称体育史上的奇迹,2000年,15岁的他成为美国奥运游泳队最年轻的选手;2004年雅典奥运会,他斩获6金2铜,初露锋芒;2008年北京奥运会,他以8枚金牌打破马克·施皮茨的单届奥运金牌纪录,并7次刷新世界纪录;2016年里约奥运会,他以5金1银完美谢幕,将个人奥运奖牌总数定格在28枚(23金3银2铜),成为奥运史上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。
“北京的那8块金牌是我人生中最疯狂的记忆,”菲尔普斯回忆道,“但很少有人知道,我在赛后瘫在更衣室里哭了半小时,那种压力就像背着全世界的期望游泳。”他的教练鲍勃·鲍曼(Bob Bowman)曾透露,菲尔普斯每天训练量超过12公里,全年无休,甚至圣诞节也在泳池中度过。
光环背后的阴影: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搏斗
尽管职业生涯辉煌,菲尔普斯却长期饱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,2014年,他因酒驾被捕后首次公开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;2018年,他在纪录片《重量之金》(The Weight of Gold)中坦言:“奥运金牌救不了你,当我独自待在房间时,无数次想过结束生命。”
在采访中,菲尔普斯详细描述了“后奥运抑郁”的煎熬:“比赛结束后的空虚感像黑洞一样吞噬我,我不知道自己是谁——除了游泳,我一无所有。”他承认,自己曾用酒精麻痹痛苦,甚至一度“厌恶游泳”,直到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并建立家庭(他与妻子妮可·约翰逊育有三个儿子),他才逐渐找到平衡。“现在我会告诉年轻运动员:寻求帮助不是软弱,而是勇气。”
退役生活:从泳池到心理健康倡导者
退役后,菲尔普斯转型为心理健康倡导者,他创立了“菲尔普斯基金会”,致力于推广游泳运动和心理教育,并与国际奥委会合作改善运动员心理健康支持体系,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,他担任NBC解说员,并公开支持因心理健康退赛的西蒙·拜尔斯(Simone Biles)。“我们必须改变‘硬汉文化’,”他强调,“运动员是人,不是机器。”
他还尝试商业领域,推出泳装品牌MP和健康饮品线,但游泳仍是他的核心牵挂,2023年,他担任美国游泳队顾问,指导新一代选手如凯勒布·德雷塞尔(Caeleb Dressel)。“看到他们打破我的纪录,我比谁都开心,”他笑道,“纪录就是用来被打破的。”
争议与反思:兴奋剂风波与游泳运动的未来
菲尔普斯的生涯并非毫无争议,他曾因吸食大麻被禁赛三个月,而关于美国游泳队“系统性药物豁免”的质疑也始终存在,对此,他回应:“我接受过无数次药检,从未作弊,但游泳界确实需要更透明的反兴奋剂机制。”
对于游泳运动的未来,他呼吁改革赛制:“现在的比赛太依赖科技(如鲨鱼皮泳衣),我们应该回归竞技本质。”他还建议增加心理辅导团队,并缩短奥运周期至两年一届,“以减轻运动员的压力”。
家庭与新生:“父亲是我最骄傲的身份”
采访最后,菲尔普斯展示了手机里三个儿子的照片。“他们让我明白,人生不只有泳池,”他眼中泛起温柔,“现在我会陪他们打棒球,尽管他们总说我游泳更快。”当被问及是否会让儿子们继承衣钵时,他摇头:“除非他们真心热爱,我不想任何人重复我的痛苦。”
传奇的下一章
从泳池中的“飞鱼”到心理健康的代言人,菲尔普斯的蜕变印证了真正的冠军精神——不仅是征服赛场,更是超越自我,当记者问他“如何定义现在的自己”时,他沉思片刻答道:“一个还在学习如何幸福的普通人。”
(全文共计1785字)
注:本文综合了菲尔普斯近年公开访谈、自传《水面之下》(Beneath the Surface)及权威媒体报道,数据截至2023年10月。